兴华涂层机2019年5月27日讯 如何提高染色一次合格率?从小缸到大缸,怎样最大程度减小染色误差?生产现场,怎么才能做到24小时不知疲倦监控生产?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好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节能降耗……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盘桓在印染老板心中。
为了解决这些行业痛点,推动柯桥印染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我区紧抓产业数字化主线,着手创建全国首个“印染大脑”平台,目前已有3家企业进行试点。
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印染大脑”建设进展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下阶段进一步开发应用的需求和方向在哪?昨日下午,一场关于“印染大脑”的研讨会在绍兴兴明染整有限公司举行,“英吉利印染”“禾盛印染”“永利印染”“乐高实业”等我区20余家印染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论“印染大脑”发展,助推柯桥印染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前行。
“印染大脑”能最大程度挖掘数据价值
轻触手机屏幕,打开“印染大脑”界面,“英吉利印染”“兴明染整”“禾盛印染”3家印染企业的染缸运行情况便通过电脑实时投射在会议室的演讲PPT上。几号染缸出现问题,几号染缸已经停止运行,一切都一目了然。在昨日举行的“印染大脑”研讨会上,出现了神奇的一幕。
不在生产车间,就可实时监测车间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这是“印染大脑”带给企业的一大便利。“它是数据分析的结果,也是数据产生的价值。”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纺织产业大数据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张晓明说,曾有印染企业厂长告诉自己,有了“印染大脑”,清明节时自己可以放心回家扫墓,有问题通过手机端随时可以发现。
“印染大脑”有哪些作用?张晓明介绍,“印染大脑”主要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分析印染企业的生产数据,给企业提供数据查错纠错、基本诊断、实时监控、提前预警、工艺优化等数据服务,以有效降低企业数字化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同步实现降能耗、减排污、增利润。
3家印染企业喝上数字化“头口水”
印染产业是柯桥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在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快返单的新模式下,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对印染企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中高端产品的企业,新工艺试验次数大幅增加,染色一次成功率低,好设备好系统的优势没有发挥,数据使用效率仅15%。”这是张晓明团队经过市场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同时,柯桥印染产业也是浙江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试点。“数字化智能化在印染行业效益提升空间很大。”张晓明说,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用好数据,可以帮助印染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增加利润。
张晓明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印染企业的认可。绍兴英吉利印染有限公司、绍兴兴明染整有限公司、绍兴禾盛印染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率先成为第一批试点企业,和张晓明团队一起创建“印染大脑”。
在“英吉利印染”的生产车间内,电子显示屏上一直跳动着各项数据,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车间运行状况,一有异常,“印染大脑”就会预警,可以有效提高染色一次合格率。
“‘印染大脑’用数据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向毋庸置疑。”公司总经理王文俊说,经过前期的运行,“印染大脑”现阶段最大的痛点是上传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为此,自己正和“环思科技”的负责人研究,进一步夯实企业内部的数字化建设,确保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准确。
会议现场,王文俊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参会企业的认可,大家对数据的采集、上传等展开了激烈探讨。“有效数据是‘印染大脑’进行数据分析的前提。”“兴明染整”副总经理陈恩全认为,借助从国外引进的智能设备,目前公司的数据相对准确、完善,如果使用得当,未来可帮助企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更多企业想给染缸加上聪明的“大脑”
作为柯桥印染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先锋,“兴明染整”总经理钟建军不止一次提及:“印染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要10家、20家企业形成气候,才能影响整个行业。”这一观点和张晓明对“印染大脑”的创建理念不谋而合。他认为,“印染大脑”需要众多印染企业共同参与,企业越多、数据越丰富、分析结果越准确,给企业的服务价值越大。
同时,他还在会场呼吁:“‘印染大脑’的建设是一个闭环优化、迭代升级、良性循环的过程。”创建的成效并不会立刻显现,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企业根据数据结果进行改进后才会出现。因此,这是一场企业抱团、持续迭代的长期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印染企业在陆续加入到这一团队中。浙江新益印染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基础的数据系统建设,这几日正忙着在染缸上加装电表等,方便进行后期数据收集。浙江绍兴永利印染有限公司也时刻关注着这一领域,公司负责人已多次和张晓明进行沟通……
那么,备受企业期待的“印染大脑”未来将如何发展?据张晓明介绍,下一步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协助企业制定详细的分部门考核指标,加快与面料检测机构、染料助剂检测机构的合作,建立缸差去除模型,优化质量模型,加入安全与环保板块等内容,并开展多种速成培训班,帮助企业培养数据管理人才,进一步优化“印染大脑”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