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定型机2019年3月1日讯 “你的衣柜里,永远都会少一件衣服。”这似乎并不是一句玩笑话。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逛街买买买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家常便饭的事情。特别是女人,买衣服已经成为一大爱好,只要有时间,有经济能力,她们就会三五成群地约着一起去逛街买衣服。
但是当你在商场为色彩斑斓的衣服而惊叹时,可知道它的背后是巨大的污染排放。以印染为例,据了解,一吨传统染料可以产生15吨以上的废水,若是出现其他情况的污染,那就更多了。印染业绝对是纺织业中的“排放大户”,仅染色废水的日均排放量就高达300万~400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废水全部回收利用,相当于节省出全国居民日均生活用水量的20%。
近日,一份由绿色江南发布的名为《污染不应成为纺织印染行业的新标签》的调研报告发现,纺织印染企业污水排放量大、废水回用率低、难处理,且存在区域性集聚现象,主要集中在江浙两省。同时,在纺织印染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的江浙地区,举报回复率低于平均值,存在不少纺织印染企业偷排漏排污染物、规避监管的现象。
区域集中度高是印染行业的显著特点
“区域集中度高是印染行业的显著特点。”调研报告编写成员范岩亭表示,“我国印染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地区。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是我国印染五大主生产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丰富、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达。”从纺织印染企业的发展情况与规模来看,江浙更为突出。以江苏吴江为例,纺织不仅是吴江的传统优势行业,也是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已经达到千亿能级。
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发展最早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但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行业。纺织印染行业能耗约占全国产业总量的4.4%,水耗约占8.5%。传统纺织印染生产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还会产生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纺织印染企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范岩亭解释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水质变化大、废水回用率低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同时,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易消耗溶解氧,从而造成水生态平衡的破坏,流入田地的废水更是会使土地盐碱化。废水中的铬、铅、汞等重金属盐类,用一般生化方法难以降解。
纺织印染行业废气产生的代表性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此,范岩亭解释说,“纺丝加工过程会释放出以硫化氢、二硫化碳、二氧化硫为主的有害气体物质。在典型的染整工艺流程中,织布、干布、印花烘干、蒸化及成品定型这几个节点均会产生油烟、颗粒物和VOCs。”我国纺织印染业VOCs排放量占不同来源VOCs排放总量的8.8%,占工业过程VOCs排放量的30%以上。纺织印染行业法规缺失
不可否认的是,在纺织印染行业法规缺失的情况下,无论是水污染还是大气污染都日趋严峻。
我国纺织印染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单位用水量是国外的3~4倍,而废水中污染物平均含量却高达国外的2~3倍。早在1992年,我国就发布并实行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排放。2012年,原国家环保部完成了对该标准的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标准比之前更为严格,同时新增了一些污染物排放限值。不过在调研报告编写成员李佳看来,“整个法规体系并没有涵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问题,其中一些物质,哪怕在很低的浓度下,也会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
纺织印染企业的废水一般是通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进行排放,但当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受限时,就变成了集中“污染源”。绿色江南等七家环保组织发布的《绿色选择纺织业3期报告:新标准考验品牌责任》就曾记录了几年前萧山临江污水处理厂存在超标直接排放到钱塘江的情况,现场排口水声巨大、水体黑红,污水气味刺鼻。紧邻该污水处理厂的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内存在着许多纺织印染企业,其中不乏一些国际服装品牌的供应商。
“目前行业内公认印染废气排放主要来自高温定型机,国内高温定型机能源利用率约为40%~50%,远远低于国外70%的先进水平,存在较大降污空间。”李佳坦言,相对于纺织印染行业的特殊性而言,现有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所设定的指标有限,没能完全涵盖纺织废气污染物种类,并且全国性的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尚未颁布。
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针对包括印染在内的传统高污染行业,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以限制污染条件,规范绿色生产。2017年6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接受评估并通过验收。2018年10月,《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研讨会召开。企业也开始纷纷探索提高能源与设备利用效率的方法,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投资废水回用工程项目。
纺织印染废气排放相比废水排放更加隐蔽且难于监管
随着信息公开力度的不断提升,公众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环保活动当中,从源头为环境信息公开提供有力支持。
调研报告发现,从公众举报数量来看,纺织印染企业超标被举报多集中于江苏和浙江两省,这恰恰与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区域集中度高的特点相符。从回复率来看,均值在80%以上,在超标举报数量较少的地区如福建、江西、河北、湖北和山西,回复率达到100%,但江苏与浙江回复率仅分别为44%和66%。
在李佳看来,这表明在纺织印染企业聚集区域,对纺织印染行业的环保整治仍是艰巨的任务,在设立专项行动的同时,应不断加大执法频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规避监管、严重超标等违法行为,以形成高压态势。
同时调研报告还发现,在纺织印染行业,因废水超标被举报的案例数量占总举报数量的97%,废气只占3%。而事实上,纺织印染废气排放相比废水排放更加隐蔽且难于监管。
李佳认为,“造成废水和废气举报数量巨大差距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监测平台上显示的被监测废气污染因子少(一般仅有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二是现有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所设定的指标有限,没能完全涵盖纺织废气污染物种类,相关标准不完善给公众监督带来了阻力。”
减少污染,应发展NGO和环保部门、企业、公众多方合作的新模式,对此,调研报告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对环保部门来讲,建议加强完善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增加解决环保问题的渠道;提高分类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
对纺织印染企业来讲,建议提高污染源监测质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探寻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供应链协作机制。